第一卷 前尘往事 第2章 江家洼的日子-《江南一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江老憨儿家过的也是清苦,一间土坯的房内仅有一个破旧的衣柜,炕上铺着的被褥,棉花也已经翻了出来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傻妞呵呵的笑着,疲惫的身躯摊在炕上,双颊十分的红润。只是,没有呵呵几下,便没了反应。

    这下屋里的三个大人可是炸开了锅。

    江老憨儿在外面听到里面的动静,快步跑了进来,这时的傻妞已经断了气。看到江老憨儿进来,八姑赶忙把情况和他说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四胞胎啊,都是儿子,你这憨子有福啊!”说到这,八姑停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你媳妇儿没了。”

    江老憨儿刚咧开的嘴角又抿了回去,浑浊的双眼变得朦胧起来,转身走出了屋子。

    “二叔,您有大学问,给娃起个名吧!”

    二叔是村里的一个老人家,据说原来做过教书先生,是村里公认的最有学问的人。

    里面的三个妇女出来了,大家也知道了里面的情况,傻妞没了。

    “这孩子生的不容易啊!可以说是克死了傻妞,就取个难的谐音吧——江南,希望他不要忘了他娘生他不易,嗯……”说到这里,二叔抚须停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其他三个就分别叫江北、江东、江西吧。”二叔边说,边用树枝在地上将几个字写了下来。

    江老憨儿点点头,默默记下,又与二叔商量起媳妇儿的后事。

    红白喜事赶在了一起,街坊四邻听到消息都赶过来帮忙。

    有的送来了鸡蛋,有的送点儿小米,也有的媳妇儿说可以帮忙喂奶。

    农村出殡更是简单,伐棵粗一点儿的松树,木匠帮忙做口棺材,请人看个风水好点儿的地方,众人吹吹打打的就将傻妞下葬了。

    也许是劳累成疾,傻妞儿死后没几年,江老憨儿也没了。

    江南兄弟四人靠村里人的帮衬,天生天养,度过了十六个春秋。

    江南兄弟四个小的时候,村里人就知道他们和别的孩子不同。

    不知道是生下来就克死了爹娘的原因,还是其他,村里人都有点怕他们。

    同龄的小孩不愿意和他们玩,就连大人看到他们也老远就躲开了,虽然他们继承了爹妈所有的优点。

    兄弟四个长的都跟他爹一样的高大,但却和他妈一样白皙俊俏。偶尔有小姑娘愿意跟着闲聊两句,回家后也会被大人一遍遍地告诫。

    另外,就是兄弟四个,谁家死人了,就爱往谁家跑,哪怕不是江家洼村的。还总是会对着空气疯言疯语。

    虽然被认为是疯子,但是读书成绩却是出奇的好,这不,中考,四兄弟都考上了奉天省实验中学,那可是全省最好的高中。

    村里人都说是爹娘在天有灵,保佑着兄弟四个。

    炎热的夏季还没有过完,江南四人就要去省城盛京市报道了。

    虽说兄弟四人天生天养,但是从十多岁开始,江南家的日子似乎好了起来,放寒暑假的时候总会往外跑,回来村里人都会收到一份礼物,或衣服,或饰品,或零食,或香烟。

    有人说是出去打工了,也有人说出去没干好事儿,众说纷纭,无论如何,收到礼物总是很开心的。四兄弟与村里人的关系也好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一晚,江南四人买了许多酒菜,又到山上打了几只兔子、野鸡,招呼村里所有人到家里大吃一顿,因为明天,四兄弟就要去学校报到了。

    夜里,村里人吃喝后都回到了自家,兄弟四人躺在炕上回想着来到凡间的这十几年,的确是比地府的日子丰富多彩许多。

    不错,这四人分别就是阎王,崔判官,黑白无常。

    “玉帝有旨。”夜空中浮现出一群身影,为首之人身披金甲,手执黄卷,上书“玉旨”二字,定睛一看,正是托塔天王李靖。

    “臣阎王接旨。”江南四人赶忙俯身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