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面对秦瑱的提议,刘备虽心中忧虑,却还是依计行事! 当即带着兵马一路朝着吕县方向行来。 如此又行了两日,总算抵达了吕县郊外,安下了营寨。 营寨还未搭建完毕,刘备就把秦瑱叫到帐内问话: “军师,眼下我军虽在此地安营,可却失了敌军踪迹!” “现在敌军行踪不明,该当如何处之?” 古代刺探军情,可不是想刺探就能探到的! 从己军延伸出去,定点探查方圆几十里或许可以探一探,如果有敌军,甚至可以一直追着。 但你追也不能一直追,追的远了,消息传递便不及时。 而且探子也可能被敌军发现反杀。 故而超出一定范围之后,探子就要收回来。 不然探子本身也会有危险。 这些探子每一个都极为重要,损失一个就少一个。 现在他们就处于这种情况,只知道吕布军在一路西进,可到底去了什么地方,却不知道。 而他们带着粮草辎重,必须沿着大路行进。 敌军想探知他们的消息,反倒只需要沿着大路探查即可。 这亦是陈宫口中敌明我暗之故。 这个时候,战争迷雾彻底开启,极为考验主将的应变能力。 这也是刘备再次求计的原因。 因为接下来,他们每走一天,都要面临着敌军的威胁。 而秦瑱对于老刘的问话,便即笑道: “明公勿忧,我军在此,已经胜券在握!” “想来明公并未发现,敌军有一个致命缺陷,现在已经被我军抓住!” “哦?敌军有何致命缺陷?” 刘备愣了一会儿,没反应过来。 随之便见秦瑱笑道: “明公所虑者,无非敌暗我明,可明公想想,敌军为何在暗?” 刘备一听,便沉声道: “敌军轻装而来,沿小路行进!” “我军行军带有辎重,沿大路而进,敌军能探知我军军情,我军却不知敌军何在,此谓敌军在暗!” 如此说着,他猛然醒悟了过来: “军师你是说,敌军粮草不足?” “正是如此!” 秦瑱点了点头,神色轻松道: “正所谓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!” “陈宫设下此计,乃为让我军自投罗网,可他并没有想过,若是我军按兵不动,他这只兵马该当如何?” “如今他这支兵马急行而来,粮草最多携带十日!” “而我军现在加上吕布之前所与粮草,足有七万石之多!” “莫说十日,就算半年我军都耗得起!” “只要我军按兵不动,他们又能拿我军如何?” 听到这里,刘备顿时恍然大悟! 他之前一心去取相县,只把钱粮辎重当成拖累。 可现在一想,钱粮辎重虽然拖累他的速度。 可这些东西在手,他就可以打消耗战了! 与他们相比,吕布派出来的兵马不过一支孤军,在外又无钱粮接应,只要他们不动,急得就是对方了! 如此想着,刘备便笑道: “亏得军师提点,若非如此,吾几忘了此事!” “现在看来,敌军在暗,却未必有我军优势!” 说着,他又忙道: “可我等要取相县,怎可在此处耽搁?” 他之所以会急躁,是因为取相县是有时效的,就像吕布急着南下劫掠一样,他们取相县,打的也是时间差,如此耗上十天,吕布军是不怕了,桥蕤等人却有危险! 他一问出,秦瑱就笑道: “故而我军需来个引蛇出洞!” “敌军既然在暗,我军便引他们出来,主动与我军交战!” 见秦瑱还有办法,老刘忙问道: “我军该当如何引蛇出洞?” 秦瑱悠悠一笑,站起身来: “若要引蛇出洞,便要知敌军在意何物!” “眼下敌军所占优势,无非就是我军粮草辎重颇多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