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夺取相县后,刘备就依照秦瑱之计,让陈到张飞等人相继受降了萧县、临雒、符离、郅县、郸县。 而后吕布南下,一路助取了竹邑、靳县、谷阳。 关羽南下之际,又顺道受降了杼秋、丰县。 一时间,加上刘备老地盘沛县、新大本营相县,刘备的地盘瞬间膨胀到了十二个县! 面对此状,老刘自是又高兴,又烦恼。 地盘大了当然是好事,可他人才不够用了! 论起当前,他麾下文武倒是有十来个。 人数看起来是不少,可总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部分出去! 而且他麾下这班底可都是大才,拿去分守小县,乃是大材小用,他自然是不舍得的。 除了治理之外,如何防御也是一个大问题。 再者,还有接下来他们该当如何,自也需要商议。 于是刘备又将秦瑱叫了过来,将问题讲述了一遍。 面对这三个问题,秦瑱思考一会儿人才不够的问题,给老刘献上三个办法。 第一,让简雍巡县,从县内寻找可以一用的干才,同时调取民意,将原本欺压百姓的官吏拿出来开刀,用以稳定形势。 第二,张榜招才,同时在各郡放出消息,让人才自己来投,唯才是举! 第三,开办军中干部培训班,将千将以上的军官全部拉来上夜课,培训军务、读书识字! 听着这三个建议,刘备对第一二个自然没啥意见,唯独这第三个,有些忧虑道: “军师言说我军开堂授课,本无不可。” “然则彼等便是学会读书识字,亦难解决无才之患!” 这里倒不是老刘不想手下读书识字,只是这个时代的识字率简直低的恐怖! 此时印刷术和纸张还未普及,普通百姓基本不识字。 在老刘军中同样如此,整个军队里面,压根就没多少识字的将官。 在老刘看来,这些人现在读书也晚了,训练士兵还行,可要是想学到可以一用的程度,恐怕需要大量时间! 可秦瑱一听,便摇头道: “我军所需之才,并非什么辨经大儒,而是可以阅读公文、驻守小城的将官!” “今我军中之患,不在于文才稀少,而在于将官无能!” “彼人无才,自当与之,待来日我军夺取淮南之后,自有大用!” 看着老刘现在培养将官都怕麻烦,秦瑱就暗自摇头。 现在这才哪到哪呢! 培养将官只是他的第一步,等以后取了淮南,他还要进一步推行军事教育,思想教育! 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拥有一支铁打的军队。 这也是秦瑱的基本理念。 要想改变一个时代,要做的不是去做些惊人的发明,教育才是根本! 他作为一个穿越者,从来没指望能在自己这一辈子把时代改变成什么样。 他能做的,就是洒下思想的种子,不断促进生产力增长! 而相较教育来说,那些跨时代武器实只是一种工具,即便用再多精力去研发,也无法改变时代的本质! 终究,无论是战争,还是发展,其根本还是人! 只有将人给改变,才能获取更多改变的力量,逐渐去改变世界。 若非现在他们实力不够,他甚至要准备造纸造盐搞钱了! 之前在曹营不好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,他现在要一一稳步推行。 而淮南,就是他们培养人才和发展产业的基地。 培养这些将官,即是为了现在,也是为了以后。 眼见秦瑱如此坚决,老刘自然没有意见,于是顺道过度到了第二个问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