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随着关羽南下,没多久就来到了寿春城外。 刘备听到消息,自然是早早的来到了城外等候。 远远的只见一支兵马出现在了远方,张飞便对刘备欣喜道: “大哥,二哥至矣!” 刘备看着关羽的旗号,自是笑而不语。 他们三人的感情,无需过多言语,一切都在不言之中。 但还未等到关羽领军前来,便见一人飞马奔出,高呼道: “使君,使君!” 听得此声,刘备面色一动,眯眼看去,顿时大喜,挥鞭出马大叫道: “来者莫非子龙否?” 也是多年未见,此时故友重逢,刘备也是欣喜。 他一飞马而出,便见那将滚鞍下马,拜伏道前,对着刘备拱手道: “赵云拜见使君!” 众人看去,但见其人一张国字脸,身高八尺,白面银枪,颇为威武。 而刘备见此,急忙翻身下马,把住了赵云双手道: “子龙何须多礼!快快起来!” 他便将赵云扶起来,脸上笑道: “自昔日一别,备便每日思之,前闻贤弟辞公孙伯珪而去,有意邀子龙前来共襄大事!” “奈何时不我与,空耗数年!” “如今听得军师之言,又思子龙该当出仕,故厚颜相邀!” “不料子龙果然前来,备心甚喜,备心甚喜啊!” 说着,他便上下打量着赵云,叹道: “不料几年未见,子龙日渐消瘦啊!” 他一番话语说着,即说清楚前因后果,又表达了关切之意,听得赵云感动不已,不由起身道: “多劳使君挂碍,实则云亦早有南下之意。” “奈何家中之时牵绊,不得自由,竟累得使君前来相邀,实属惭愧!” 言语之间,他又将自己的经历简述了一遍。 原来自当年见了刘备之后,赵云便早有意随之,可惜彼时他尚在公孙瓒麾下,不得自由。 后又因其兄长去世,需要就此离开了公孙瓒麾下。 一连数载,都在家中闲居,本欲再度出山,但公孙瓒刚愎自用,不来相召,袁绍又与公孙瓒有仇,虽屡次招揽,赵云却不领命。 直到刘备的信使北上,一看到刘备相召,赵云就带着好兄弟夏侯兰一道南下。 到了沛国之后,又听刘备已经领军出征,他也只得留在相县后来。 后来关羽收到调令,便即刻起兵,心想赵云必然想见刘备,就问赵云要不要一起来,赵云当即应诺,随军便一道南下。 一路来到寿春城外,见刘备正在前方,赵云自然忍不住,故而抢先一步,上前见礼。 刘备听着赵云的经历,不由感慨道: “我那伯珪兄不知子龙之能,着实可叹啊!” “早知子龙有意出山,备必早日相邀,何虚子龙空费几年光阴!” 说实在的,他现在是真有点感慨,当年赵云离去之前曾经给他说了一句: “终不背德也!” 他本以为这辈子很难与赵云相会。 没想到赵云真就不再出仕,一直等待至今。 可见赵云何等忠心守义! 如此想着,此时再看赵云神情,刘备便道: “吾初见子龙,便有留恋不舍之情。” “今幸得相遇,此生当不负子龙之德!” 赵云见之,亦是拱手道: “云奔走四方,择主而事,未有如使君者。” “今得相随,大称平生,虽肝脑涂地,无恨矣!” 二人正说话间,关羽已经领兵前来,见刘备和赵云如此,便抚须笑道: “小弟还说引兄长来见,不想子龙先至一步!” 赵云听着,自是回身拱手道: “因见得使君当前,情不自禁。” 说着,看向了刘备身后的张飞,他又是一笑道: “几年不见,张将军可还记得在下?” 张飞自是咧嘴笑道: “别人俺记不得,子龙如何记不得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