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当时下臣所以如此言之,乃因彼时吕布虽然南下,但得利者却是刘备!” “只是不知为何刘备得利,却是吕布出面。” “如今看来,彼人从当时便已经开始谋划!” “吕布南下,并非吕布之意,而是有人谋划让吕布南下引起我军注意,让我军忽视刘备已经崛起之实。” “而后曹操起兵,又令孙策、吕布、刘备三家进军。” “看似三家同进,实则若是刘备此人没有算计,他在沛国,自当先到。” “可结果却是刘备最后抵达!” “可见刘备此时同样在算计,他知道我军尚未远离,故不敢动!” “彼时我军大敌乃是吕布、孙策、曹操三家,并未注意刘备。” “如此,刘备便已占尽先机,只需好生谋划,便可占据主动。” “从现在之势也可判断,刘备确实有此谋也!” “孙策、吕布两家,必是遭了刘备算计,我军同样遭到了刘备算计!” “彼等多半是被刘备暗算,而我军却是中了轻敌之计。” “从始至终,我军就从未重视过刘备,只以另外三家为敌!” “在如此有心算无心之下,我军如何能不败啊!” 说到此处,阎象便放下了手,一脸无奈之色。 要知道就凭他们的实力,即便单独面对曹操那都不是对手! 而现在还要面对一个异军突起的刘备,他们哪里还有余力? 更别说现在给刘备谋划之人,能力远远超过他们这些人。 如果说面对曹操,他还能想到办法的话,现在面对刘备,他是真没办法! 因为曹操打仗尚且有迹可循,而刘备背后这个人,谋划却是令人恐惧。 远在半年前就开始谋划现在的局面,并且还谋划成功了! 这种人,就是以天下为棋盘的操盘手,压根就非他们可比。 而袁术听得阎象之言,更是愣在当场,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。 如果事情真是像阎象现在所说的,那刘备这一次就是同时在谋划四家,甚至连曹操也在其谋划之中。 一次性谋划五家,这是人力可及之事? 刘备一个织席贩履之徒,那里有这种能力? 就算有人在背后助之,可刘备何许人也,凭什么能得到这种人才? 说实话,袁术很想反驳阎象的言论。 但话到嘴边,他却不知应该如何反驳。 因为刘备崛起这件事,实实在在的发生了! 而且就在他眼皮子底下,踢走了孙策,逼退了吕布,占了他的老巢! 这种种一切,都在告诉他一件事情,刘备已然今非昔比。 想到此处,袁术便是一阵气血上涌,看着眼前案桌,不由喘起了粗气。 若说是孙策和吕布得了淮南,他都不会愤怒。 因为这两个敌人起码他认可了。 可刘备是个什么地方蹦出来的草民? 以为使些阴招就能夺了他袁术的根基? 一时间,袁术越想越气,猛然将案桌一翻,拔出长剑一剑斩在了案桌上,大喝道: “传朕军令,即刻回军,与我夺取新蔡,与刘备小儿决一死战!” 袁术这么一动,吓得下属群臣一跳。 他们自是没想到袁术会如此突然发怒,一时皆是惊讶不已。 杨弘距离袁术最近,顿时劝阻道: “陛下不可,陛下不可!” “眼下我军连战连败,张勋将军尚困守南顿,城内兵马不过两万,如何回军?” 可他一说出,便见袁术双目血红,怒视他道: “若非尔等献计不利,朕岂会败军至此?” “如今新蔡已陷,我军粮草已断,家小尽在敌手,若不回军,又能如何?” 杨弘从未见过袁术此状,一时心惊不已,不由回头看向了阎象道: “阎公何不劝阻陛下?” 可他话语一出,阎象却对袁术一拱手道: “陛下所言极是,眼下曹操、刘备两军已至,我军若再不动,必然困死于此!” “如今曹操远在南顿,尚未回归,刘备才取新蔡,立足未稳,正是回军之机!” “此去若能取新蔡,我军便可顺势南下庐江,若不能取新蔡,便当北上新阳,退守宋国等地,再图大事!” 正是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,杨弘多次反驳阎象的回旋镖,终于在这一刻朝他刺了过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