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说起蔡瑶这个小姨子,其实秦瑱对她的感情颇为特殊。 倒不是什么男女之情,而是兄妹之情。 因为他拜入蔡邕门下之时,蔡琰年方十三,蔡瑶却才四五岁。 他在蔡邕门下共学三载,自是与两姐妹朝夕相处。 又因当时他才穿越不久,言行举止均和时人有异,时常能拿出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小玩意,给刚刚失去母亲不久的两姐妹带来了不少欢乐。 由此他和两姐妹相处,远比蔡邕的其他弟子来得亲近。 不过那个时候蔡琰已经懂事,和他相处起来小心翼翼。 蔡瑶则是对他十分崇拜,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哥哥长哥哥短。 所以最先与他亲近之人,是蔡瑶,而非蔡琰。 直到蔡邕回朝,他与蔡家别离了一段时间,再见之时,他就成了两姐妹的唯一依靠。 他和蔡琰结婚的时候,蔡瑶依旧还小,两人之间还是亲昵。 可随着时间推移,蔡瑶逐渐开始懂事,这丫头就变得越来越拧巴。 不仅言行举止越发叛逆,待他也不像之前那么亲热。 秦瑱两世为人,自然知道这丫头的心思。 看似每天和他斗嘴,实则是害怕他这个姐夫不要她这个小姨子。 毕竟蔡家已经无人,蔡瑶虽是小姨子,看似亲近,却是外人,住在姐夫家里,算是寄人篱下。 若是那等没心没肺之人,自然不觉得什么。 偏偏蔡氏两姐妹心思都十分细腻,蔡瑶又处在一个特别敏感的年纪,自然而然心中就会患得患失。 对此,秦瑱的解决办法就是顺着蔡瑶的心思,要斗嘴就斗嘴,要玩闹就玩闹,尽量不让蔡瑶有疏离感。 从各种表现来看,效果自然也不错。 他家这个蔡黛玉虽说心思多样,却也活得颇为愉快,也算他这个哥哥兼姐夫没白费一番苦心。 只可惜女孩儿大了就要嫁人,不知不觉这个小妹妹也到了该订亲的年纪。 作为蔡邕的女儿,自然是不愁嫁的。 只不过秦瑱没想到,会有人在他不在家的时候上门提亲。 一想到蔡瑶为了避亲就如此服软,自是让秦瑱又心疼又好笑,不由问道: “不知是哪家前来提亲,可付得起咱家的彩礼?” 而他话一说完,腰间便是一痛,只见蔡琰蹙着秀眉埋怨道: “妾自是秦家的人,瑶儿可不是!” “八字还没一撇,夫君就惦记上彩礼了?” 面对老婆如此,秦瑱自是嘴角一扬道: “那是自然,我虽是个姐夫,却也是兄长,如今丈人去了,正是长兄为父,彩礼自当由我做主!” “若是我不收,贞姬嫁过去受了欺负又当如何?” “这虽是彩礼,却也是保护费!” “又在胡言乱语!” 蔡琰自是一阵嗔怪,不过转而又笑道: “即收了彩礼,你可得置办嫁妆!” “照夫君之言,一个女婿半个儿,我父亲无子,夫君这个蔡家女婿可就瑶儿娘家人了!” “那是自然,有为夫在此,管保无人敢欺辱贞姬!” 秦瑱又和老婆说笑了几句,这才正色道: “说罢,到底是何人提亲,我料此人必不简单,不然夫人不会如此!” 蔡琰见此,自是一叹道: “自如夫君之言,这求亲之人,却不简单,乃是使君之妻糜夫人!” “嗯?是糜夫人前来求亲?她与何人求亲?” 秦瑱听着,自是眼睛一眯。 说起糜夫人,他倒是也见过,传承了糜家的俊美基因,自也是个娴淑女子。 只不过相较于甘氏,心思更多的样子。 既是糜夫人来求亲,那就可能是给糜家求亲。 可无论是糜竺还是糜芳都有正妻,总不能把他小姨子说去当小老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