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糜竺倒是有一子糜威,但这小子年纪还小,理论上也还没到结婚年纪! 不是糜家的话,难道是老刘? 可老刘没儿子啊,女儿倒是有两个,年纪都还小。 不是糜家,也不是老刘,那顺位下去,就只有关羽了! 想到此处,他又皱眉道: “莫非是给关平求亲?” 而他一说出这话,蔡琰便点了点头道: “夫君猜的没错,正是给关平求亲来了!” “不过夫君也别误会,这非关将军之意,只是糜夫人提了一次!” 说着她便将事情的全貌说了出来,原来是之前他们移居相县之时,秦瑱和老刘南下出征。 不知是不是老刘授意,甘夫人与糜夫人便经常来探望蔡琰。 说是怕秦瑱出征,蔡琰一个人在家无聊,前来陪伴。 蔡琰自是蕙质兰心,知道刘备是有意借她拉近和秦瑱的关系,然则她实际上也有意给秦瑱扩展人脉,索性也常去府内拜见。 于是一来二去,三女竟然成了闺中密友。 尤其是糜夫人,本就是大家闺秀,知晓蔡琰才学了得,时常与蔡琰讨教琴技。 在两个两位夫人的介绍下,蔡琰又结识了糜竺的夫人方氏、糜芳的夫人曹氏,以及关羽的夫人胡氏。 由此正式进入了刘备麾下群臣的贵妇圈子。 而这一群女人聚在一起,自然免不了讨论丈夫儿女,忽有一日,胡氏突然叹气,说是自己儿子关平年将及冠,却还未订亲。 由是众女自是开始出谋划策,结果讨论到了蔡瑶身上,发现蔡瑶也还未订亲。 这一下胡氏可算是发现了新大陆,她本是乡下农妇,不知道什么诗书礼义,但也知道蔡邕大儒之名。 又兼秦瑱一来便身居高位,可见必然不凡,便有意结亲。 但她和蔡琰又不熟,没有共同语言,便只能央求糜氏来说亲。 糜氏自知此事不妥,但架不住胡氏恳求,只得又给蔡琰提了一句。 而这一下可就把蔡琰给难到了。 关平这小子,她也没见过,可既然即将及冠,年龄上是合适的。 其父关羽也是刘备麾下重臣,其人忠勇好义,她妹妹嫁过去,也不算辱没。 关键在于秦瑱和关羽是同辈,蔡瑶又是秦瑱的小姨子,这要是把蔡瑶嫁过去了,岂不是差辈分了! 可问题就在这里,这件事她不能答应,却也不好拒绝! 因为关羽知理,胡氏却不知理,她要是直接给否了,若是胡氏吹吹枕边风,又叫关羽以为她蔡家看不上关家,岂不是又叫关羽和秦瑱生怨! 所以饶是蔡琰聪慧,也只能推脱还需问过秦瑱的意见。 这才出现了秦瑱回家这一幕。 秦瑱听罢原委,自是摇头笑道; “果真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!” “我还道何人将我家才女夫人难成这样,不料竟是这般琐事!” 见他笑着,蔡琰自是不悦道: “女人家的事情,夫君那里知晓,只道是琐事不放于心,妾身却难做人!” 见其难得小女人模样,秦瑱自是将其抱在怀中好生安抚。 直到把媳妇儿哄得再度展颜,方才问道: “那此事夫人多半是已经告知贞姬了?” 蔡琰在他怀中依偎着,柔声道 “终究事关终身大事,妾身就这么一个妹妹,岂能不告?” “虽说妾知夫君不愿强迫,可她总是如此也不是办法,是该让她知道些许事情,也免得整日这般没遮没拦!” 秦瑱听着,也知蔡琰这是恨铁不成钢,不由暗叹封建社会禁锢。 若在后世,不结婚就不结婚呗,顶多父母唠叨,女子在外也能求生。 可在这个时代,结婚却成了女人唯一的任务! 不结婚就是大逆不道,饶是蔡琰这种才女也脱不出这框架。 思虑之间,他不仅又问道: “那依夫人之见,要为夫如何处置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