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同一时间,正当蔡瑁被蔡讽一阵言语输出之时,诸葛亮已经返回传舍之中回话。 听着蔡讽夜里便要会见自己,秦瑱便对诸葛亮笑道: “由此可见,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啊!” “蔡德珪虽不智,吾见蔡公却有一番决断。” “有此公持家,不怪蔡氏如此兴盛!” 诸葛亮闻言,自是微微一笑道: “比及蔡府君,蔡公虽老迈,却也为老成持国之人!” “便连我丈人黄公提起蔡公之时,也是赞不绝口。” 见他这般言说,秦瑱那难以抑制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。 要说这一次到荆州,他最想见的人,除了周不疑,就是孔明的媳妇黄氏了。 毕竟据《襄阳耆旧记》记载,其父称其长相丑陋、黄头发、黑皮肤,才华可配孔明。 乡间也有“莫作孔明择妇,正得阿承丑女”的谚语流传。 他倒是很好奇这黄氏长个什么样子。 须知这个黄氏的生母乃是蔡瑁的大姐,按基因来说,也不至于长得很丑才对! 如此想着,他便对孔明笑道: “说来黄公也是沔南名士,理应前去拜访,不知现居何处?” 诸葛亮自也不知秦瑱所想,还以为他真有意拜访自己岳父,便道: “丈人现居襄阳城西,说来庞公家中也居于此。” “若先生有意拜见,或许可顺道见见士元!” “如此自然更好,免得四处奔波矣!” 秦瑱想着,既然都聚在一处,索性全部见一见。 连带庞统、石韬、孟建、崔均等人一道见之,即便现在不肯投,以后也好征召任用! 二人如此说着,时间转眼便已入夜。 是夜,蔡府之内张灯结彩,到了地方,蔡讽降阶相迎,一路将秦瑱引入家中。 及至堂上,便见蔡瑁来迎,亲自给秦瑱整理坐垫,又请秦瑱上座。 看着蔡瑁这般模样,秦瑱就猜到了,多半是蔡讽又对蔡瑁说了什么,便一脸笑意道: “自我入襄阳城中,蔡兄连日招待,着实辛苦,小弟心中愧甚!” 蔡瑁听得此话,自知秦瑱促狭于他,正色笑道: “正如贤弟所言,弟妹姓蔡,吾亦姓蔡,五百年前,合是一家!” “说来也巧,吾闻弟妹单名一个琰字,吾有一弟,单名也是琰字!” “天下巧合如此,岂不是我两家有缘?” “哦?还有这等巧合之事?” 秦瑱听着,心中也是一奇,虽说汉末重名之人不少。 可与他媳妇蔡琰重名的,他还是第一次知道。 但见蔡瑁主动攀亲,他又看向了蔡讽笑道: “说来虽巧,却有其缘故在其中。” “我闻蔡氏之祖,唤为蔡叔,昔日封于鲁国,先秦之时,成为济阳蔡姓。” “若论吾丈人蔡师,乃是出自此脉。” “襄阳蔡氏,却也是出于此,而今同名,正是殊途同归,当成一家之意!” 蔡讽见他说得头头是道,不由抚须笑道: “子瑄学识果然不凡,若论我蔡氏祖上,实则与蔡中郎也属一家。” “奈何后人开枝散叶,没了联系。” “故今见子瑄前来,我便对德珪笑言道,吾蔡氏佳婿至矣!” “不料此子竟言何内外臣属之言!” “老夫思虑,如今尔等虽然仕于两地,却都是汉臣,岂言内外?” “且子瑄为我蔡氏之婿,又非外人,哪里虚顾及那些虚礼。” “由是老夫训斥一番,特叫他来与子瑄奉茶。” “也有心让他知晓,国虽大,家法不可废也!” “家人远来,正是帮衬之时,不可拒之于外!” 秦瑱听得此话,一时暗道蔡讽这老头子有水平,当即点头笑道: “蔡翁说话却与小婿相同,故此番在下前来,便欲借亲家之力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