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我见月英才干不凡,此乃谦虚之举,并无牵扯之意!” 黄承彦见之,便是指着诸葛亮大笑道: “好个佳婿,未得娶吾女,便先宠其妻矣,如此说来,倒是老夫的不是了?” 正是秀才遇上兵,有礼说不清,面对这么一个爽朗的老丈人,诸葛亮也是一阵头疼。 秦瑱看着这一家老小,却笑问道: “似这般说来,小姐这些手艺,也是先生所授?” “吾闻先生乃是沔南名士,何以不治经义,却钻研此道?” 黄承彦见他问话,便抚须自得道: “吾闻秦君乃是蔡师高足,日前方才辩驳经义,专喜治国之道?” “老夫虽为儒士,但喜百家之学,又与君何异?” 秦瑱当日在襄阳城内的言论,此时已经传扬了开来。 由是黄承彦便以此来反问秦瑱的言论。 看着黄承彦如此模样,秦瑱便一阵笑道: “先生真高士也,却非襄阳城内那些腐儒可比!” “实则在下此番前来,有一不情之请!” “因是吾见当今世上,浮华之风盛行,早已偏失先贤之意。” “故有一建一百家学校,除儒家之外,并举百家之学。” “因闻先生之贤名,欲请先生往我淮南一行,助我一臂之力,不知可否?” 黄承彦一听这话,顿时眉头一皱,手捻胡须道: “吾知秦君好意,然则老夫不喜为官!” “只愿孑然一身,逍遥度日,不愿受人牵绊!” 而秦瑱闻言,却是摇了摇头道: “并非让先生为官,乃为一教授,负责教授学子!” “吾欲建一学校,取大学之道,唤为大学。” “此学不同于当世任何学宫,将兼纳天下贤人为教授,所授之课,皆由教授定之!” “每月开展学会辩论,不辨经义,专为针砭时事!” “学校祭酒由在下亲自担任,断然不会让任何俗世之物干扰大学运转!” “诸公在学校之内,只管教授学生,研究学问,著书立说。” “即便不愿授课,却也无妨,每日只管闲居度日也可,绝不会有丝毫牵绊之事,不知君愿如何?” 黄承彦听闻此言,不由目露惊色。 他本以为秦瑱是来拉他去当官的,没想到秦瑱居然是要建一所新式学校! 当今世上,建学校的人不少。 可像秦瑱口里所说的这样开放的学校还真没有! 他们这些人为什么情愿隐居也不愿意当官? 就是因为看透了世俗逐利之事,对当世儒学和朝廷感到失望方才如此! 所以秦瑱现在说的学校形势,却是有些吸引他。 想一想,如果真有这种地方,每天给学生上上课,下课了研究研究学问。 每月一次组织学会,大家一起畅谈国事,那不知比儒家学院强上多少! 更关键的是,秦瑱亲自担任祭酒,其实就是在表明一切他来抗。 他们这些人只需要安心研究学问,教授学生即可! 想到这里,饶是黄承彦也不由有些意动道: “若果如秦君所言,此事或可行之!” “但不知眼下学院建在何处,又有哪些人为教授?” 秦瑱见他意动,便微微一笑道: “当前学院主要建在寿春,选址还未决定!” “若论教授,目前在下算是一个,黄公若有意,那便也算一个!” 黄承彦一听,顿时脸色一板,合着学校还没影呐! 你小子是空手套白狼来了啊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