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诸位何以如此模样,胜败乃兵家常事,切不可因一场小败如此!” “主公!” “主公!” “将军!” 他话一说完,众人便不住出声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孙策状态有些不对! 但孙策见状,却是大手一挥,任旧笑道: “无须如此,此时早饭已毕,休息片刻,便即进军!” “今即大寨已失,我等且至宛陵,见过公瑾再言!” 言语之间,他便对众人挥了挥手,又对弘咨笑道: “博询且过来,吾有一事与汝相商!” 弘咨见状,急忙上前,又让兵士给孙辅和吕蒙准备早饭。 一番安排之后,就跟着孙策来到了远处,问道: “不知兄长又有何事与在下相商。” 可他话音刚落,便见孙策回过身来,脸上已无方才的笑意,相视片刻,猛地一口血水喷出。 弘咨看得大惊,连忙上前扶住孙策,忙招呼道: “来人,速速来人!” 但他如此一喊,肩膀却猛地被孙策抓住。 只见其捂住了嘴,声音含含糊糊道: “休要叫人,吾并无大碍!” 弘咨看他如此,顿时就急了,忙道: “吾知主公悲切,不若放声大哭一阵,也比堵在心中要好!” “何必如此强撑,以至此状?” 而他一说罢,就见孙策抬起了头来,眼中悲伤、绝望、坚定之色纷纷涌向,声音沙哑道: “韩义公、黄公覆皆我军柱石,如今皆逝,军心动摇!” “吾若不如此,叫得将士观之,来日如何与战?” “休要再言,且将吾调令记下!” 弘咨看他这般强撑,心中自是哀伤,不由抚了抚眼泪: “主公且说,小弟在此记住就是!” 孙策见状,拂去嘴角的血迹,硬挺着负手而立道: “传我军令,即刻擢公瑾为大都督,令其调兵退守潥阳。” “另传令程普、朱治率兵马北上增援,死守丹阳、石城等地,归于公瑾统属!” “再令孙贲调集所有兵马退出泾县,与我共同坚守宛陵!” “如我战死,便令公瑾自择,若还能战,便立仲谋为主,统御江东;” “若不能战,便带麾下臣属皆降刘备,不得有误!” 弘咨听着调令,前面两句还自记下,可一听最后一句,便是大惊失色道: “而今我军不过先败一场,主公岂可如此言语?” 他知道现在的形势很不利,但应该远远不到孙策托孤之时。 现在将一切大权委任在周瑜身上,若是周瑜临阵反叛,那江东可就完了! 而孙策听得此言,却是惨然一笑道: “似汝观之,我军仅是一败,但若非我等昨日离了营寨,或许死的便是你我!” “如今敌军大兵压境,若是我与公瑾合兵一处,再败即再无胜机!” “唯有分兵两处,成犄角之势,方可与敌军再度相持!” “眼下我军兵马不够,若我不亲守宛陵,还有何人可以坚守此处?” “似我军麾下众人,论战阵决断,无人可与公瑾一较高下!” “其人乃我总角之交,值此危机之时,必不负我!” “吾意已决,无须再议,汝只管将我命令传下,公瑾自能领会吾意!” 弘咨看他神色如此坚定,便知再难劝解,只得微微一叹,点头应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