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莫说带诏书出京,便是小人此次前来,也是借探亲之故。” “今日见了将军,便要归返,不然恐有大祸!” 如此解释一番之后,阎象便点了点头,让人带使者下去休息,方才对关羽道: “在下观此人神色不似作假,可见所言非虚!” “必是曹操欺君罔上,激怒天子,故而如此!” 关羽心中本就恼怒,一听此言,即恼怒道: “曹贼如此妄为,是当伐之,既有诏书,某可出兵进许!” 但他一说出这话,骆俊阎象二人便纷纷劝阻。 “君侯不可,此事虽说有几分可信,然则事还未定。” “现在动军,即易打草惊蛇,并无大用!” “是极,明公虽将汝南之事尽托君侯,然则兹事体大,岂可不报而动?” “正是如今征东将军便在寿春,若从水路而进,数日便可抵之!” “左右迁都并非小事,我军便要除贼,不差这几日。” “可等征东将军下令之后,我等即可动兵!” 面对二人接连劝阻,关羽犹豫了片刻即道: “可若是吾兄书信未返,曹操便行迁都,又当如何是好?”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不知道曹操迁都是什么流程。 万一刘备那边还没回信,曹操就先将刘协迁往长安。 那到时候他们一旦动军,曹操以刘协为质,他们反倒可能投鼠忌器。 骆俊与阎象自知此事,互相看了一眼,便见阎象道: “君侯不妨以拉练为名调兵遣将,静待明公之信。” “若信先到,便依信而动,若信不到,便先出兵护卫天子!” “只要保住天子安危,除贼之事,自可缓之!” 关羽闻得其言,方才点头应诺,又亲自手书一封,令人将其朝着寿春这边发来。 幸得冰雪消融,河道早已化开,使者乘船沿着河道而进。 仅仅两日不到,便抵达了淮水主脉,方一日,便至寿春城内。 而在此时,刘备和秦瑱、诸葛亮等人正在商议进军之策。 这个进军之策,自然不是打老曹的,此策乃是针对孙策! 因为去年他们讨伐孙策过半,将孙策围在了吴郡之内。 接下来要打的可就不是之前那般的巧仗,而是一场攻坚夺城战! 毕竟随着孙策地盘越来越小,他们优势固然越来越大,可孙策兵力也逐渐集中。 此时的吴郡,一个小郡之中,集结了四万多兵马! 而孙策只控制了十个城池,光是平均分下去,一个城池都有四千人。 要想用强攻的方式,一座城一座城的夺取,等吴郡夺取下来,他们兵马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。 故而如何彻底搞定孙策,这也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。 所以天气刚刚一回暖,刘备便拉着秦瑱等人开始商议进军之策。 不料进军之策还未商议成功,就收到了关羽来信。 看完信的内容之后,刘备的第一反应便是一脸震惊的看向秦瑱道: “军师莫非真有未卜先知之能,前几日方言天子可能下诏讨贼!” “今日云长便即来信,言说曹贼迁都,天子下密诏让我等入京勤王!” 他说着这话自是震惊不已,可众人一听,亦是大惊。 唯有秦瑱神色平淡,仿佛和他的推测差不多一般。 实际上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历史惯性:凡是历史事件,只要形势类似,就会固定发生。 在此之前,其实他都不敢确定衣带诏本身是否存在。 毕竟,历史上董承只是自称得到了衣带诏,号召诸侯讨贼。 可衣带诏的原本,却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。 这就存在着是董承伪造衣带诏,用来扳倒的可能性。 但历史上不仅董承提起过衣带诏,刘备称汉中王之时,同样提过此诏。 凭老刘的行事风格,不至于连原本都没看到就入伙其中。 所以在他来说,刘协颁布衣带诏,起码有八成的可信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