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现在即便历史已经改变了不少,可相权和皇权根本矛盾却没改变。 故此衣带诏的发生,同样也是大概率事件。 综合以上种种的原由,他便能推测衣带诏的发生。 只不过有一点是他没想到的是,衣带诏发生时间点,比历史上还要提前了半个月。 此时见得刘备如此震惊,他便摇了摇头道: “并非在下有未卜先知之能,实是形势如此而已。” “因是自我军崛起之后,于曹孟德便如芒在背。” “而今此人平定西凉,又取南阳、河内,兖州地势已不如关中重要!” “今见袁绍即将南下,定要先迁都西进。” “但如今天子重我军,岂会轻易西迁,故定与曹孟德生怨!” “凭曹操此人本性,必不会甘愿被阻,势必触怒天子。” “由此便使天子下诏讨之,此天子之名见,却非在下可提前探知!” 听他一番言说,众人自是心惊不已,便连诸葛亮也叹道: “先生见微知著之能,天下罕有,实非我等可习之!” 若说他现在最佩服秦瑱什么地方,其实除了博学之外,还有超乎常人的眼见。 比如围棋之时,新手看不出棋,高手能看出两三步。 秦瑱就属于那种能看出五六步的人,永远都能抢先几步。 这种本事,除了天赋可以解释之外,压根不是能复制的。 但秦瑱闻之,却没有丝毫喜色,只是摇头叹息道: “只可惜我等虽知此事,现在却非作文章之时!” “在彻底击败孙策之前,我军不当北进。” “现在曹操尚在朝中,袁绍又在北边虎视,虽有此诏,我军却难听诏行事!” 衣带诏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好事,可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好! 官渡之战,他们要想作壁上观,现在就不能入局。 必须要等曹操和袁绍先打起来,他们才能趁机动手抢夺天子。 刘备闻得其言,自是眉关紧锁,一脸愁绪道: “话虽如此,可天子诏在前,我军如何可等闲视之?” “虽不能进,亦当尝试一番,不然有愧于天子之恩!” 这也是刘备的一个缺点,在彻底掌握朝廷之前他都没有选择权。 要想继续掌控好尊王攘夷的大旗,那他就要及时反应天子诏令。 而他一说这话,众人便都一脸沉思之色,唯独秦瑱开口道: “此亦不急,我有一策,可暂缓曹操行事。” “待我军灭尽孙策之后,再行北上,亦是不迟!” 刘备听得此言,顿时问计,便见秦瑱答道: “要说为今可解之法,唯有让袁绍动军!” “依在下之见,我军现在难以动作,不妨立即遣使北上告知袁绍。” “袁绍此人兵马众多,虽主力不在,亦可动偏军。” “我军只需以密报告知袁绍曹操有意迁都,使他两虎相争。” “如此袁绍心惧曹操据关而守,并不愿其成事!” “只需袁绍一动,曹操定惧袁绍突袭,只敢从南阳迁都。” “我军再以关将军于南策应,宣扬刘表欲北上。” “两军联合之下,曹孟德必忌,不敢随意迁都。” “我军可趁机南下,先灭孙策,再行回军!” “不然我军若是在此与曹操纠缠,不仅无济大事,反易使孙策趁机南下!” 刘备闻得其言,欣然从之,当下就让蒋干北上出使袁绍。 同时不再犹豫,再次出兵南下,准备给孙策最后一击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