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面对秦瑱要他亲自拜见之人,诸葛亮自然十分好奇。 毕竟到了秦瑱这个地步,除了老刘和两位夫人需要用上拜见二字。 还能有谁能让秦瑱亲自带着他前去会见的? 故而下意识的,诸葛亮便觉得秦瑱是得到了什么大才。 唯有如此,才能让秦瑱这般礼贤下士的对待。 不过等他跟着秦瑱来到了郊外,见到要见之人,他便明悟了秦瑱之意。 合着要他见的不是别人,而是他老丈人黄承彦。 此时这老头正在一处钢铁工坊之中蹲着,两手一边拿着一块砖石,不断打量。 他们刚到,黄承彦便似有感应一般,扭过头来看到众人。 诸葛亮见之,急忙下拜见礼,不料黄承彦看也没看他,直接提着砖到秦瑱面前道: “子瑄,你给的这耐火砖配方到底对不对?” “怎的老夫依法制之,却总有裂纹出现!” 见得此状,秦瑱接过砖块一看,便笑道: “不知黄公这批产了多少砖块,有多少合格?” 黄承彦一听,便往身后那堆砖块一指道: “似我身后这批,皆是此次所产,合格者不足十分之一二!” 秦瑱见状,便上前查看了起来,诸葛亮抽空便行礼道: “小子孔明,拜见黄公,不知黄公何时至此?” 他一说话,黄承彦这才注意到诸葛亮就在旁边,顿时奇道: “汝不在淮南理事,怎的会在此处?” 诸葛亮闻之,急忙将自己来意说了一遍。 黄承彦一听,便点了点头,不以为然道: “原来如此,既是调你南下,也见刘征东看重。” “既来之,则安之,好生理事即可!” 言罢,他却没有多说,跟着秦瑱便朝砖块行去。 诸葛亮见状,顿时一异,心说莫非自己总不上门娶亲,黄承彦生怨了不成? 怎么现在对自己这般冷淡,到底谁是女婿啊? 他看那两人在那边研究砖块,便对周瑜问道: “敢问公瑾兄,黄公与先生这是再做何事?” 周瑜见他吃瘪,自是暗笑,一指远处道: “孔明至于此处,未见此地在产何物?” 诸葛亮听着,自是朝着远处扫去,便见此地乃是一座极大的工坊。 远处矗立着几座高炉,共有上百壮汉,正赤裸上身,不断鼓动气囊朝里面吹气。 随着众人一鼓气,炉内便冒出冲天火光。 饶是诸葛亮见多识广,见此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挑眉道: “莫非是在此地炼铁冶金不成?” 而他一说罢,便见周瑜神秘的摇头一笑道: “错矣,此非炼铁,而是炼钢!” 诸葛亮一听,自是恍然大悟,露出了一副了然的神色。 原来是在炼钢,怪不得秦瑱会如此重视,甚至让他老丈人亲自上手了! 这里便得说一句,钢铁对于汉末士人来说并不陌生。 因为远在春秋之时,我国就已经掌握了炼渗碳钢及淬火工艺。 而发展到了东汉末年,高炉炼钢和炒钢工艺逐渐出现。 这种工艺极大的降低了钢铁之中的含碳量。 只不过炒钢工艺比较复杂,对人力要求比较大。 使得钢铁一直处于一个产量较低的状态。 要获取纯正钢铁,需要不断淬炼和捶打,这也就是这个时代百炼钢刀由来。 一柄百炼钢刀不仅少见,且价值极为昂贵。 所以秦瑱便寻思改进炼钢工艺,提高钢铁产量。 而要提高钢铁产量,最方便的方法,就是转炉炼钢。 通过顶部灌入空气,不断与铁水里面的碳结合,形成二氧化碳,辅以铁锈降低其中碳含量。 但转炉法需要不少前置科技,比如耐火砖! 秦瑱自然是没精力搞这些的,于是他便给黄承彦写了一封信。 邀请诸葛亮的老丈人来担任这些东西的督造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