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川略作思考,说道。 “我觉得太师孔鲋倒是可以,此人学问渊博,骨子里有着对正义的坚守,且为人处事颇为灵活务实,这样的人,应不会威胁到韩信的利益,或许能令他接受。” 张良微微颔首,示意赵川不妨一试,赵川旋即直接找到了正在著书立说的孔鲋。 “孔先生,现今我有一事相求,不知您是否愿意应允?”赵川开门见山地说道。 孔鲋非常谦虚地笑了笑,回应道。 “若让老朽冲锋陷阵,实非老朽之所长,但于制定礼仪、律法方面,老朽还是略有心得。” 赵川笑着说道。 “您老人家所提之建议,皆甚为宝贵,只需交付下面执行即可。如今,我欲派您前往韩信身边担任宣化使,配合他南征北战,另外,在礼仪方面,您也能起到督导之作用,不知您意下如何?” 接着,赵川便详细阐述了宣化使的概念。 孔鲋听后,脸上露出些许疑虑。 “兵法有云:将在外,君令有所不受,韩信恐对此安排有所不适。” 赵川压低声音。 “老先生,有一事或许违背了您儒家之本意,乃为咱们的大忌,不知您能否予以容忍?” 孔鲋忙问道:“究竟何事?” “近日,墨家方面研制出了一些新式武器,我想让这些墨家之人作为您的属下,随您一同前往韩信处,这些人以及他们所生产之新式武器的使用,皆需您的签字,我深知儒家与墨家素来不和,若您不愿,我再另寻他人!” 孔鲋一听,当即正色道。 “主公,您未免太小瞧我孔某人了,我等与墨家之争辩,皆为学术之争,但推翻暴秦,此乃有利于天下苍生之事,孔某绝不愿因私废公!” 赵川闻言,不禁竖起大拇指,钦佩地说。 “孔老高风亮节,实在令人佩服!韩信之事,还望您多加提点,一切以大局为重!” 孔鲋郑重地点了点头。 “主公放心,孔某定当不辱使命。” 孔鲋接下了这个差事,忽然神情严肃,郑重其事地对赵川说。 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主公如今坐拥三郡之地,理应自立王号,统领天下义军,而非如今这般无所作为。” 赵川听闻沉声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