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酒过三巡,虞子期再次端起酒杯说道。 “张相,今日若不是您在陛下面前为子期求情,此刻子期怕是脑袋不保,子期感激不尽,这杯酒敬您,日后在朝堂之上,还望张相多多提点。” 张良轻抿一口酒,微笑着说。 “虞将军客气了,你我同为陛下臣子,自当相互扶持,如今局势复杂,你我需齐心协力,为陛下守护这大好河山。” 虞子期点了点头,说道。 “张相所言极是,如今反贼四起,扰得天下不宁。子期虽不才,但也愿为陛下赴汤蹈火,在所不惜。只是这反贼行踪诡秘,着实难以捉摸,还望张相能为子期指点一二。” 张良说道。 “虞将军,依我之见,这反贼之所以能屡屡逃脱追捕,想必是在朝中或民间有内应,我们不仅要加强搜捕力度,更要留意朝中官员的动向,以防有人通风报信。” 虞子期说道。 “张相所言有理,可这内应究竟会是谁呢?末将在朝中的时日尚短,对各位大人的情况了解不多,还请张相明示。” 张良轻轻摇了摇头。 “此事不可妄下定论,还需从长计议,不过,虞将军在搜捕过程中,切不可操之过急,以免打草惊蛇。” 虞子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 “多谢张相提醒,子期明白了。只是这搜捕之事困难重重,末将担心一时半会儿难以取得成效,若是陛下怪罪下来……” 张良拍了拍虞子期的肩膀。 “虞将军莫要忧心,只要你尽心尽力,陛下定会明察秋毫。况且,有我在,定会在适当的时候为你美言几句。” 虞子期感激涕零,说道:“张相大恩,子期无以为报。今后但有差遣,子期定当万死不辞!” 二人推杯换盏,相谈甚欢,彼此的关系也愈发亲近。 大约过了一天左右,虞子期神色匆匆地拿着一个竹简来到赵川面前。 “皇上,这是臣搜查到的一个竹简散片,上面有一些警示的内容,请您明鉴!” 赵川接过竹简,仔细端详起来。 “要保狗命,退出咸阳,抗拒天命,顷刻身亡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