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狗每天也有它的食粮,一般是饭和汤水。 而婆婆爹爹照顾,比较随意些,有时有点,有时没有。 赵晓慧更别用说,她弄三姊妹孩子的吃食都嫌烦,多半是徐玉或者姊妹洗干净菜,自己下锅弄,她还叨叨的那种。 好像就去那食堂,两三点去,弄些面条什么的回家,用掉德阳镇中学的徐磊的面票,每次集一星期左右面票然后去那学校兑的。 那时小学还没有面票,是每星期要交的一星期的面食票钱。 很薄的纸面,印着简单学校以及星期一到星期五的面票的。 星期几可以混用,也有可以用这一张面票换学校隔壁早点店铺的包子的,也有人便宜转卖。 几元一张的面票不记得了,但是转卖是五毛一章,那时有人私底下卖钱的。 每个学生强制要求的面票。 至于远处学生来上学的饭票啥的就是自愿购买的。 可惜姥姥现在不在了,赵晓慧带他们也总是吃前后院的瓜果蔬菜,印象中顶多买几次鱼,土豆啥的,肉没有过一次,你可以想象这生活水平。 有段时间徐玉吃青菜,看着都要吐了,赵晓慧买了几斤的一堆土豆回来,好放,也便宜,那两三星期每天两土豆的,煎的炸的吵的,徐磊都弄过。 面票兑的就只有面条和包子或馒头,要早些去就有兑馒头的。 那时有炸过馒头,回家弄热干面的也有。 所以徐玉很怀念姥姥带三姊妹的日子。 说到这,还有那,至于那“三天”的来历。 那也是徐磊一生,应该说小时候的最痛,心里最痛的地方。 () 搜狗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