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见过林长史!” 钟繇赶紧拱手道。 林朝见此,却是神色一变,急忙瞅准了一个合适的时机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住了钟繇的手,趁机来了一波把臂同游。 “钟侍郎不必多礼,我主盼钟侍郎,犹如大旱盼甘霖啊!” 感受到手上传来的温度,耳中听着林朝的话,钟繇差点没感动哭了。 世人言林子初乃至诚君子,果不相欺也! 钟繇更咽道:“长史,下官受天子诏命前来辅佐太尉,凡下官力所能及之事,必然肝脑涂地,方不负太尉知遇之恩!” “钟侍郎客气了,我主乃宽仁之主,素有匡扶天下之志,今得钟侍郎相助,大业可成矣!” “长史谬赞,下官愧不敢当!” 两人又商业互吹了一番后,林朝忽然开口道:“钟侍郎,某有一问,却不知当不当讲?” “长史有令,下官自当知无不言。” 此时的钟繇,被林朝感动得跟王八蛋似的,当即拍胸脯保证道。 “呵呵,倒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林朝笑道,“但不知钟侍郎家中或是临近,可有王姓人家?” 钟繇:??? “下官愚钝,不懂长史的意思。” “呵呵,无事,无事,某不过随口一问,钟侍郎不必在意,走,且随某入城拜见玄德公!” 倒不是林朝有意拿钟繇开涮,只是这事实在有些蹊跷。 毕竟原本历史上,钟繇七十五岁才生下了幼子钟会! 七十五岁生子……这应该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极限,而且还是这个时代,要说其中没有隔壁老王倾力相助,林朝是不信的。 嗯,钟会之母张昌蒲现在还没出生,这个问题恐怕得等到数十年后才能有答案了。 …… 说实话,对于如今的徐州来说,钟繇不能说是毫无用处,最起码也是可有可无。 林朝之所以一再要求李儒把这家伙送过来,则是因为他有别的用处。 毕竟钟繇的书法,可以说是当世一绝,哪怕他如今书法并未大成,当世能在书法一道能胜过他的,也仅有蔡邕一人而已。 可蔡老头年纪大了,有些事情不便亲力亲为。 最重要的是,在数年之后,钟繇将正式超越蔡邕,成为历史纵向对比级别的书法宗师。 有些事儿太过重要,值得用当世最好的字迹来书写! 至于钟繇的职位,林朝也早就给他准备好了,让他去琅琊郡做个太守。此等秩二千石的高官,也算对得起他了。 随着内府五部的设立,徐州开始了高度集权的过程,原本属于郡守的权力被大大缩减。如不出意外,这个过程还将继续。 集权是必须的,因为要保证名为政权的机器高速运转,就必须得集权。 但集权不等于独裁,正如眼下的局面一般,政权全部集中于内府之中,监察之权全在都察院,军权都在军机府。 能凌驾于这三者之上,调动所有权力的,便只有刘备和林朝两人而已。 可这能说徐州独裁呢? 恐怕不能。 内府事事都要商议,都察院内部相互制衡,军机府素来表决为主,可以说是把权力最均匀的分布到每一个人手中,施展的时候又不会被掣肘。 确切来说,是把权力集中在了某一个部门之中,而非一个人手中。 以林朝的能力,目前能做到也就是这样了。 至于能以一人之力,调动所有权力的自己和刘备。 短时间内,林朝也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。 而刘备手中之权……是林朝逐步帮他建立起来的,所以林朝打算等统一天下之后,再向刘备进谏。 最好的结果,便是能限制下一代皇帝手中的权力。 人治的时代,你不能奢求代代都是明君。 所以想要国祚绵延,君权是必须要削弱的,但又不可操之过急。 至于张济,在将钟繇的妻儿老小送来之后,并没有立刻离开,反而向林朝提出了一个要求——他想去羽山学宫参观一番。 第(2/3)页